村网通总站 小营子村 361337.nync.com 欢迎您!
三农财经播报
来源:南方农村报记者 杨吉龙 王俊涛
时至五月好风光,嘉陵江畔花正浓。位于四川省广安市的武胜县,科学规划审时度势,将晚熟柑桔定位为主导产业,在全县大力推广,计划到2020年,晚熟柑桔面积将达到15万亩,到2025年,规模将扩大至达25万亩。目前,全县已栽植了包括大雅、春见等在内的多个市场认可度高的优良晚熟柑桔品种,种植面积达11.6万亩。
日前,记者在位于龙女镇的武胜秋如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(下称“秋如合作社”)的晚熟柑桔基地看到,这片今年2月由返乡创业人士曹金刚等人发展起来的1000多亩大雅柑果园沟渠相连、纵横交错。油绿的幼苗已发出新梢,沿着地势一路向前铺开,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。
“以前这里可不是这个样子。”曹金刚告诉记者,由于大量村民外出务工,眼前的果园过去可是一大片撂荒地,到处杂草丛生。
荒地变果园,还得从武胜全县现代农业产业规划说起。2016年,为调整优化全县经济作物产业结构,同时在上市时间上与省内外其他柑桔产业优势区域形成错峰,增强武胜柑桔产业市场竞争力,武胜县委县政府在综合考虑地形、土壤、气候、市场等要素影响的基础上,将晚熟柑桔定位为主导产业,在全县大力推广。
与普通柑桔品种不同的是,晚熟柑桔(沃柑、春见、大雅柑等)在1月中旬成熟,供应期可以持续到5月份,市场优势明显。 “由于错开了市场高峰,晚熟的大雅柑可以卖到10多元1斤,亩产5000斤左右,而且销路更好。”在武胜从事柑桔种植多年的三禾亿发专业种植合作社、顺禾家庭农场负责人徐和平认为。去年通过土地流转,他陆续种下300多亩以大雅柑为主的晚熟柑桔。他分析,只要管理技术跟得上,树势旺盛,明年就可试挂果,预计产量超10万斤,第一年收入可达百万!
徐和平(左1)与鸣钟乡铁石坳村村主任谭德兴(中)在柑桔基地。
“我们坚持区域化布局、规模化发展、标准化生产、产业化经营、市场化运作和信息化服务这六个原则。”武胜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云峰介绍,这样武胜形成了完备的晚熟柑桔产业发展规划体系。
规划出台之后,一系列鼓励政策陆续实施,在柑桔种苗采购、基地管护、基地标准化建设、金融、保险等多个方面强化扶持力度,鼓励吸引企业、各经营主体投资晚熟柑桔。2017年4月份,《关于对2017年晚熟柑桔基地标准化建设给予资金补助的通知》这一重磅政策发布,宣布对当年新发展晚熟柑桔基地业主给予400元/亩的基地标准化建设补助。“补助全年一次性发放,费用主要投入到土地整理调形、开沟作厢等方面。”返乡创业的青年吴刚告诉记者,这一利好政策大大减轻了晚熟柑桔种植的前期资金投入压力,同时打消了众多观望者的疑虑。
返乡创业青年吴刚。
两年过去,类似于秋如合作社这样的晚熟柑桔基地,只是当下武胜县十余万亩晚熟柑桔产业的一部分。武胜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戈凯介绍,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,当地以大雅柑为主的晚熟柑桔栽培面积已发展至11.6万亩,完成2020年建成15万亩标准化晚熟柑桔基地的目标指日可待。“‘武胜大雅柑’已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商标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,可望在今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。”
集中连片、规模化发展是武胜晚熟柑桔产业规划的核心要素之一。在武胜各乡镇实地走访中,记者发现,当地的果园基本实现了“村与村连线、乡与乡连片”发展模式,具备规模效应的千亩标准示范基地不断涌现。
数据额显示,截止到2018年底,武胜引入晚熟柑桔产业业主388个,其中500亩以上业主31个, 1000亩以上龙头企业11个,新建成晚熟柑橘基地7.49万亩。一大批本地种养致富能手、返乡创业人员、复转军人、毕业大学生等群体陆续加入到晚熟柑桔种植热潮中来。“目前大部分晚熟柑桔种植基地都是百亩以上的规模,集中连片的特点非常明显。”在鸣钟乡承包1780亩土地种植大雅柑、沃柑等品种的陈小明介绍。
陈小明(右)。
李云峰介绍,武胜县先后与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、西南大学等农业科研院校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,全程参与柑桔产业规划、新技术新品种引进、技术规程编制、技术把关指导、农业人才培训,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。武胜县农业部门也迅速制定了技术规程,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和业主代表进行晚熟柑桔栽植、管理技术培训,为“田秀才、土专家”人才库提供人才储备。
武胜县农业农村局经作站主任杨建华告诉记者,产业发展之初,不少“门外汉”缺少种植经验,虽然农业农村局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规范,但在病情诊断、用药用肥等环节上,农户急需“贴心”指导。为此,农业农村局在各个乡镇特别设立片区指导站,形成“县级专家”+“镇级专家”工作模式,定期前往柑桔基地查看生长情况,给出相应的管理建议,指导当地农户科学施肥、打药和修剪等。
“我负责三溪和鸣钟两个乡镇的技术指导,每个月都要把所有的柑桔基地跑两遍,农业农村局定期对我们进行考核,根据考核成绩发放工资。”白坪镇柑桔专家王强表示,若个别农户有种植难题,他们还会额外前往基地进行指导。
“目前全县建园的基地,均对果园土地进行适度整治,较小地块进行小土改大土、薄土改厚土,并按8米开沟作厢,加入有机肥等改土材料培肥土壤。”杨建华介绍到,在建园标准上,各乡镇严格按照标准化起垄栽植技术要领,督促业主集中成片种植。目前,在已流转的土地中,开沟作厢比达80%以上,改土培肥、种苗预订和栽植等工作有序推进。
红彤彤的果实带来甜蜜蜜的生活,这是一场展现在武胜县广大农民群众面前的致富盛宴。以“武胜大雅”品牌为代表的晚熟柑桔产业在快速推进过程中,当地的农村撂荒地得到了整理调型复耕,土地资源利用率有效提升,乡村环境大大美化,也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找到了新路子。
村民在柑桔基地种植大雅柑小苗。
依靠产业基地,村民在果园务工、施肥、除草,每个季节都有活干。不用外出打工,一年来收入可达两万元。记者调查了解到,武胜当地不少柑桔果园用工待遇在50-80元/天,农忙时千亩左右的基地可以带来100多个工作岗位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鸣钟乡铁石坳村村主任谭德兴的喜悦之情不溢言表,他讲到,以前没有多少人种庄稼,都出去打工了,地都是荒的,现在种柑桔,土地流转集中,村民就在果园打工,路也修好了,各方面条件都好了。
龙女镇一位在果园工作一年有余的村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每个月在基地务工有1500块钱左右的收入,农忙时能挣到2000多块,加上土地流转的租金,一年收入不低!“闲暇时间还可以在家里带孙子,一举两得。”
一颗颗“摇钱树”开花结果,原来的撂荒地变成了大果园,为村民带来更多创收机会。明后两年,柑桔将迎来投产期,比以往的农活更多,村民收入预计会比前几年增加一倍。仅在成熟期从事摘果、挑果这两项比较繁重的工作,村民一天的工资可以达到100多元。
“进入果园工作,村民得到了非常实用的种植管理技术培训,学到了一技之长,将慢慢成长为技术工人,有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向他们招手。”曹金刚透露,现在不少家庭开始筹划起来,等到投产期两夫妻集体返乡工作,月收入可以达到5000元,比在广东打工强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