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种植过程中,病害一直是让农户非常头疼的问题,随着农资的发展,也出来越来越多的杀菌剂,而吡唑醚菌酯自从出现之后,使用次数一直很频繁。
吡唑醚菌酯属于一种保护性杀菌剂,具有预防和治疗的效果,几乎对于任何作物都可以使用,对很多真菌性病害都有不错的效果。除了具有杀菌效果以外,吡唑醚菌酯还能促进植株对氮的吸收,这些都是吡唑醚菌酯的优势。
虽然吡唑醚菌酯很好,但是因其使用不当出现药害的事例也非常多,它强大的优点也会限制住它的使用方法。一旦使用不当,就很容易对植物的生长造成负面的影响,比如以下两种情况。
第一,吡唑醚菌酯良好的渗透性
在小麦孕穗扬花期时,有农户发现自己家的小麦出现了白粉病,农资店给他出了一个配方用吡唑醚菌酯加上有机硅,这个方法可行吗?
吡唑醚菌酯对小麦白粉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,有机硅是一种延展剂,因为叶片上有一层蜡质层,为了防止药液不能附着到叶片上,才会加入有机硅,增强药性。而吡唑醚菌酯本身就有很好的渗透性,也就是说,喷洒到叶片上之后,药液能透过蜡质层,如果再加入有机硅,一方面比较浪费钱,另外也很容易出药害。吡唑醚菌酯在和其它农药混合时一定要注意,不宜和乳油或者碱性药剂混用,以免出现药害。它和芸苔素共同使用时能够相互促进,增加药效。
第二,吡唑醚菌酯,延长采收期。
有些农户说,在果实着色期时,喷洒了一遍吡唑醚菌酯,但是比正常的没有喷洒的果实晚成熟了四五天,那么,吡唑醚菌酯会不会抑制果实着色,导致果实晚上市呢?
吡唑醚菌酯能够增加叶绿素的含量,促进植物对氮的吸收,很多农户发现在打完药后,叶子变绿了,但是果实着色需要一定的光照,温度和乙烯,吡唑醚菌酯会抑制乙烯的合成,推迟果实上色。在果实着色之前都可以去用吡唑醚菌酯,但是着色之后就不建议再大量使用吡唑醚菌酯了,换做其它杀菌剂。
所以,无论是什么药,在使用过程中都一定风险,吡唑醚菌酯虽然好处多,正确使用吡唑醚菌酯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优点,一旦使用不当,优点也会变成缺点,影响作物生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