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7-min.png)
野鹅属季节性大型草食性候鸟,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大江南北。野生状态下的野鹅一般3年才能产蛋,但通过人工驯养后其生产性能大为提高。一般养9―10个月就能性成熟。
野鹅的生活能力很强,生长发育也很快。一般饲养3个月可长成3―4公斤重的商品野鹅,其成本还不到10元,因此,饲养野鹅成本仅为家鹅的一半,但利润却是家鹅的3―5倍。
由于国家禁止捕杀出售野生天鹅、野鹅,因此,人工饲养的野鹅成为宾馆替代高档野味天鹅不可少的佳品,养殖野鹅有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。
1前殖吸虫病
病鹅开始产薄壳蛋、软壳蛋或畸形蛋,继而精神委顿,呆立,食欲减退,腹部膨大,排出蛋壳碎片或流出石灰样的液体,最后体温升高,饮欲增强,泄殖腔突出,发病2~7天死亡。
防治措施:
(1)加强预防,定期普查一次粪便,发现虫卵立即隔离治疗。
(2)鹅粪要堆积发酵,以便杀灭其中的虫卵。
(3)使用六氯乙烷(吸虫灵),每只鹅0.2~0.5克,拌入少量精料中,制成小丸剂投服,每天1次,连服3次。
(4)投服四氯化碳,间隔5~7天,复投药一次(最好每次与等量的液体石蜡混合投喂)。
2饲料中缺乏维生素D或钙、磷
母鹅饲料中缺乏维生素D(尤其是维生素D3),或饲料中钙的含量不足,钙磷比例不当,或相当一段时间阴雨绵绵,鹅晒不到太阳,均会引起鹅代谢性紊乱而发病。开始产薄壳蛋、软壳蛋,随后产蛋量下降,甚至完全停产。病鹅两腿软弱无力,常蹲伏于地,喙部变软,啄食困难,生长不良,关节肿大。
防治措施:
(1)平时在饲料中配入适量的矿物质添加剂,供给充足的青饲料。
(2)多晒太阳,每天光照时间不得少于6小时。
(3)肌肉注射维生素A、D。
(4)喂服鱼肝油,每天1~2次,为了加快治疗速度,可以喂服维生素D3,一次服用15万国际单位。
(5)喂食用甘蔗制糖籽的废糖(糖蜜)。当发现蛋鹅出现代谢性产软壳蛋时,应立即在饲料中拌入5%的废糖,或每50千克饮用水中加5千克废糖溶解后饲喂蛋鹅,7天后鹅就产蛋正常。这是由于废糖中除含大量糖分外,还有各种维生素、钙、磷、酵母,不仅有利于增进鹅的食欲,而且及时补充了鹅所需的维生素D、钙、磷,还增加了含热量高的糖物质,满足了蛋鹅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,同时提高了抗寒能力,达到了治愈鹅产软壳蛋的效果。
在难以确定病因的情况下,可进行治疗诊断,即给病鹅喂食驱虫药后,如病情好转,则为感染寄生虫所致,否则为代谢性疾病。